详细内容

《创业天下》2015第89期 高小勇:打造平潭印象 再续海丝情缘


    金秋十月,柚子飘香,在福建仙游县度尾镇岐山农场建立的天恩农民合作社,近1000亩的文旦柚开始上市。涉足农业是天恩集团于2010年做出的跨界之举,在此之前,公司已经实现了隧道工程、矿业、文化传媒、地产、酒店、贸易等多元化产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和所有敢为天下先的平潭人一样,天恩集团总裁高小勇在历时12年的创业过程中书写了“岚商精神”。

汗水铺就的创业之路

“我吃过最苦的苦。”高小勇用这句话来总结自己4年的工地建设生涯。2003年,天恩集团施工队承建了福建援建项目---青藏铁路拉萨路段的建设。工地位于戈壁滩等险要地势,工程车到不了的地方只能步行进驻。常年住在帐篷里,经历过零下几十度的寒冷,也试过没电没水几个月不洗澡的尴尬。他清楚地记得在修建西藏妥昌公路的时候,为了尊重不能吃鱼的当地风俗,海岛长大的他几个月都没有碰过水产品。不过,比起自己在修建拉曲公路时连续吃几个月的方便面,这简直不值一提。

    日喀则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地处海拔接近5000米的珠峰山脉,除了缺氧之外,还经常发生雪崩。不仅如此,在这里修建靠近尼泊尔边境的中尼公路樟木口岸段时,为了加固边坡防护,常常身处陡峭悬崖,他说,这种最早期的防护工作也最为危险,但这项工作对于隧道和公路建设十分重要,为了防护山体滑坡、石头塌方,必须用锚杆加固。“只有来自平潭的工程队才能胜任这种最苦却技术要求极高的工作。”他言语间充满自豪。

   援藏建设结束之后,高小勇转战云南普洱,参与水麻高速公路建设。昭通五级地震发生时,他和工友都在睡觉,连衣服都顾不上穿便冲出工棚,此后余震不断,实在困得不行,就把啤酒瓶子放在工棚外做为警示。地震摧毁了之前所有已经铺设的工程,一切只能根据抗震级别重新设计建造。


    这些只是开始,对于当时只有18岁的高小勇而言,已经承受了同龄人难以承受之苦。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接下来的日子,他已能应付自如。内蒙古、四川甘孜、青海唐古拉山、山西大同、贵州贵阳……,他接连在几年时间内奔赴了全国各地十几处基建工地,承建了隧道、公路、土地平整工程、露天煤矿开采作业等多个重点项目。“毫不夸张的说,平潭的隧道产业是带血的产业。作为整个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产业,掌握这一高新技术的平潭的家族工程接力已经成为地区的品牌标志。目前,平潭隧道每年的工程量已经超过1000亿元,这些都是世世代代平潭人用一把榔头打天下的冒险精神换来的。”平潭政协委员李遵云对现状的描述充分佐证了高小勇一路而来的辛酸和不易。


    2009年,福建天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创立。如今已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一百多名,拥有不同工种的专业施工队四十多支,机械设备两百多套,施工人员近2000名。高小勇常和工人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在他们中间很有威信,工友之间若是产生了矛盾,他一到场定能解决。经过上百个大小工程的历练,天恩的施工队已经锻造成了一只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同行业中显示出纪律和技术的双重优势。

为链接丝绸之路做嫁衣裳

    甘肃西部边境的祁连山曾是高小勇“战斗”过的地方。当初从事祁连路——互助路下穿隧道工程时,他对这个因河西走廊闻名天下的地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河西走廊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丝路的历史沉淀令他着迷,他从小就知道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而平潭正式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航线上,“你知道吗?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是我们平潭人做的向导。”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来的,是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多年漂泊在外,他始终不忘根在平潭,为了挖掘平潭和“海丝”的历史渊源,高小勇专门回来花费4个月的时间搜集资料,并多次与《平潭县志》的主编交流,到档案局查找资料,往返于多部门间搜罗数据,甚至实地调研相关遗址。“平潭作为“海丝”的重要枢纽,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一个平潭人,我希望能为它做点什么。”


    两条丝绸之路虽然相隔万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能将两者结合,一定能够整出许多商机。”2010年,他选择了甘肃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国务院批复的西北新区---兰州作为创业的第二根据地,先后成立了甘肃天恩实业有限公司和甘肃同心实业有限公司。主要涉及土地开发、房产、酒店、市政建设等项目的开发。“兰州地理上辐射青海、宁夏、西宁等地,还是国家级免税区,极具经济潜力。”目前,公司在兰州和甘肃天水、宁夏盐池等地包括兰州新区科教研发中心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公路工程在内的在建项目就有9个。“我的目的就是为古代丝绸之路也是西部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这样解释对兰州新区这座城市的付出。

    虽然有时身处兰州,但高小勇说这十多年来,自己从未“离开”过平潭。“习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成立对于整个平潭来说,都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他将一带一路写进了公司的宗旨中,“海丝”情结给他的未来创业之路赋予了新的定义。


    今年政协平潭九届五次会议上,身为政协委员的高小勇就提出了《打通海上新丝路,建设平潭自由港》的提案。在追溯了平潭源远流长的“海丝”历史之后,他提出了加强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的贸易合作、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圈、利用台海合作示范区和依托海运优势建立自由港等四个建议,议案原文得到各方关注,并在当地主流媒体《平潭时报》上专版刊登。

做胸怀家乡的“新平潭人”


    提案提出之后,高小勇更加关注家乡的产业建设。为此,他特意在位于平潭闹市街区的天恩大厦上方设立了一块150平方的巨型液晶显示屏(目前是平潭城区首个商业用途的电子屏),作为宣传平潭的媒介窗口,其中还不乏公益广告的传播。与此同时,天恩集团涉足平面广告等传媒行业,以此展现家乡的正能量。


    作为年轻的企业家,他常说,天之无恩而大恩生,如果企业无恩无爱,团队就没有战斗力。最初在甘肃成立公司时,他已经捐助了当地17位大学生,对于回报家乡,他更是毫不吝啬。几年来,他参加两岸书法家平潭公益慈善义卖筹款并捐款,2014年平潭爱心助学仪式上所捐助的89位学生中,有79位学生的受捐款项来自于此;分别捐款3万元和6万元用于平潭苏澳镇玉楼村和五一村筑路;在平潭诚信促进会举办结对帮扶贫困生中共资助7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资助当地唯一一家企业赞助的“天恩”专业篮球队。“比赛和做企业一样,都要有一种团队感和凝聚力,彼此之间发现优缺点,更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高小勇工作之余除了练习散打之外,球类运动也是他的爱好之一。

    2014年年底,“当好平潭人”征文大赛在平潭展开,高小勇是这次活动的倡导人之一。他在致全体政协委员的倡议书中写道:“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平潭人,我希望我们能和外来的新平潭人一起,抓住自由贸易区和国际旅游岛的机遇,挖掘、利用和整合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优势,为平潭的繁荣和发展担当起共同的使命和责任。”天恩集团率先垂范,成为了该活动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并作为此次活动的协办单位为获奖者颁奖。

    一直以来,平潭人视“异域经商”为谋生与改变命运的出路,形成了当地人“外向型”与“开放型”的人性特征,也练就了他们不安于现状,走出海岛的坚强意志。最初,平潭人顺着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了勇敢“下南洋、闯世界”的漂泊创业历史,这种敢于冒险、不屈不饶的创业特质无论是在平潭最早出洋谋生的村民薛子欣,还是现如今奔波在两地丝绸之路上的高小勇身上,都得到了更为生动的诠释。“未来,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平潭发展的开拓者和见证者。”高小勇始终期待能够重走海丝之路,把自己的创业故事和它一起精彩延续下去。


技术支持: 平潭综合实验区新视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