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2016·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在兰州举行

10月29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主办,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2016·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在兰州大学举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齐聚金城,共商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发展大计。

29日上午,本届论坛的开幕式在兰州大学校本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兰州大学校长王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罗以澄教授,原中国传播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张国良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彭鸿嘉,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郭琦,兰州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创始人之一刘树田教授,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新闻院系及媒体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兰州大学师生300余人参加论坛开幕式。人民日报甘肃分社、新华社甘肃分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十余家中央级及省级媒体参与了论坛的报道。论坛开幕式由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林治波主持。

开幕式上,王乘校长对各位专家学者齐聚兰大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兰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发展历史,高度评价了新闻学传播学发展建设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他对兰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兰州大学以此次论坛召开为契机,与各位专家学者加强交流、深化合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把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成西部新闻传播学教育与研究的重镇。

会上宣读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召集人、原山东大学校长曾繁仁教授发来的贺信。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熊澄宇教授在代表与会专家发言时,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角度阐述了对于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提出新闻传播学科内部的各个部分应努力做到并存、融合、发展与创新。

郑保卫教授在代表主办单位的致辞中阐述了本次论坛召开的重要意义,他说,此次论坛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他指出,党中央对新闻学科建设和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视,以及所寄予的殷切期待,为我们新闻学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是我国新闻学科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体系建设所不曾有过的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该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加快完善和发展新闻学,特别是要努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需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客观规律的新闻学科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郑保卫教授还介绍了28日举行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一次会议的情况。他指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的成立将有助于集中资源,汇聚力量,从全国层面上谋划、协调和推进新闻传播学科建设。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体系”。与会专家围绕“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体系的内涵及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体系如何体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体系如何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和系统性、专业性”以及其他与学科建设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体系相关的议题发表意见,展开研讨。

在主题发言环节,多位与会专家先后发言。武汉大学罗以澄教授认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要处理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特色和普遍的关系、现实和未来的关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张国良教授对当前传播学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无论国内国外,传播学都是方兴未艾的“朝阳学科”,中国传播学经过30多年建设,已取得很大成绩,目前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任重道远。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着介绍了第一本以新闻传播教育为主题的年鉴——《中国新闻学教育年鉴》的编辑出版情况。兰州大学林治波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为背景,阐述了构建独立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必要性,他强调新闻传播学科未来的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性为政治立场,以民族性为文化特征,以创新为动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涛甫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柏铨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江作苏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院长刘昶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处处长、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刘洁教授,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举玺教授等专家在发言中同大家分享了他们对于学科建设的思考。

29日下午,参会专家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分论坛,就新闻学科建设、学术共同体建设、学科评估标准等展开深入讨论。在下午后半段举行的大会交流汇报中,武汉大学罗以澄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涛甫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院长雷跃捷教授等作了交流汇报。

论坛闭幕式由罗以澄教授主持,郑保卫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全面总结和高度评价了此次论坛取得的重大成果和各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认为此次论坛主题集中,研讨深入,成效显著,非常成功。他指出,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重视新闻舆论和学科建设工作,可以说当前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他说,此次论坛和此前举行的学部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会议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在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发展进程中将会产生积极影响。他希望这些成果所形成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扩大,希望大家能够同心同德、奋发努力迎接我国新闻学传播学春天的到来。

在论坛举办前的28日晚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大学举行。会议由咨询组召集人郑保卫教授主持。郑教授介绍了咨询组成立的背景、过程以及成员组成情况,并就咨询组今后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任务,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学科发展提出了意见。他指出,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的成立有助于集中资源,汇聚全国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力量,从全国层面上谋划、协调和推进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会上宣读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召集人、原山东大学校长曾繁仁教授的贺信。与会的咨询组成员分析了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体系提出了一些规划和设想。同时,对咨询组的性质宗旨、职责任务、工作范畴和运作机制等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成立咨询组很有必要,意义重大,咨询组对上要发挥智库作用,对学科要发挥引领作用,对外要发挥沟通作用。 

技术支持: 平潭综合实验区新视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