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潭有个“世外桃源”!美如画卷、远离喧嚣...后垱村石头厝风光 近日,记者来到了距离海坛岛相对较远的屿头岛上,一眼望去,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海岸线悠长曲折,沙滩与岩群相间,澳口众多,旖旎风光。 田下村 古朴老船透出浓浓渔家情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屋舍错落有致,少许掩映绿林丛中。鸟语花香,无车马喧嚣,邻里之间一片祥和之气。这是坐落于屿头岛西面的田下村,面朝大海,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村里有近2000名常住人口,以务农与海产养殖为主要经济支柱。屿头岛物产丰富,如今正是红心地瓜丰收的季节。11月和煦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向院落,橙色的地瓜被切成薄丝,铺晒在地面或竹架上,散发着丝丝浓郁的香气,这是屿头岛的特产之一。 ▲田下村码头,渔船整齐停泊在岸边 “这种红心地瓜非常甜,3月种,11月收。”正在伺弄地瓜丝的林茂香老伯介绍说,“不同的品种收成时间不一样,我自己种的是90天就要收上来的红心地瓜,因为量不多价格也不贵,所以一般不卖,自己家吃。” 如今,这个自给自足、淳朴原始的小村庄,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屿头岛的旅游资源很丰富,有滨海沙滩、绵延石厝、海上水草、名人故居等,此前未得到开发与挖掘,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对屿头岛进行旅游规划,屿头岛的定位就是‘平潭的后花园’。”屿头乡党委副书记王向龙介绍道,“田下码头是游客、村民往来长乐等地的交通要塞,是屿头岛的‘门面’,如今已是修缮一新。” 与如今常见的铁皮船不同,在田下码头,停靠着的几乎都是最为古老的木船。蓝白红相间的船身颜色透出浓浓的渔家风味,原先艳丽的色彩如今已然斑驳,时光赋予的沧桑之感油然而生。三三两两的小渔船随着海水微微荡漾,小树林随着海风微微摇曳,村民拿着小凳子靠在墙角拉家常,说不出的闲散安宁。 然而,若是没有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再美的风光也显得苍白。“田下村是省级革命老区基点村。”田下村村支部书记林茂仁介绍说,“20世纪30年代,田下村有五位村民参加了红军万里长征,并且在革命成功之后回到田下村,这样的历史我们都不应该忘记。” 在村民林茂香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一青石红砖厝,石厝外观斑驳破落,内里属两落四合院布局。“这里名为‘师古居’,早前,屿头岛没有学校,岛上的孩子只能前往吉钓求学,在民国时期,‘师古居’古厝便被改为学校,作为教学之用,原先门匾‘师古居’也被掩抹。”林茂香老伯介绍道。 此书舍在《平潭县志·名胜志》中也有载录:“师古居,在屿头岛玉田(今田下)村。清光绪乙亥建。今设县立第十四区国民学校。” 相关史料记载,“师古居”原先主人林氏为屿头高门望族,例贡林宜文也属该族。(清代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因为不由考选而由生员援例捐纳,故称例贡,不算正途。但也并非人人皆可通过援例捐纳而获取贡生资格,必以“生员”,“庠生”,即秀才,为前提。) 后垱村 红瓦灰墙绘出石头古民居 离田下村不远的屿头乡后垱村,有着极为古老的民居石厝建筑。此处地势平坦开阔,蓝天碧海之下,红瓦灰墙的石头房子沿着海岸线而建,鳞次栉比,犹如一幅素雅的水墨画。 ▲融于蓝天绿地中的村舍,绘成一幅风光旖旎的美丽画卷 这些石厝古老却并不破落。“后垱村这一片石头房子保存得极为完好,少有损坏。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空巢村’,这里房子多有人居住。”后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林在春介绍道。 “后垱村也是省革命老区村,有五位‘五老人员’,也就是革命战争前期为游击队做通讯员、接头户。”林在春说。 站在高处眺望,绵延的绿意、错落的古厝、蓝天碧海映入眼帘,福清吉钓、长乐松下、乐屿(原名苦屿)等小岛清晰可见,风光无限好,海上连排紫菜犹如黑丝带般漂浮于海面上。不远处的陆岛滚装码头在紧锣密鼓施工当中。“码头建成之后,人、货、车通行,并且到时候去长乐,只需要8分钟的航程,非常方便。”林在春表示。 后垱村以及与后垱村紧邻的屿北村盛产紫菜。“这里水流湍急,海水干净无污染,与沙滩紫菜不同,养殖在海上的紫菜在退潮后附于石上,吸收了石头的香气,养出来的紫菜十分香甜。”林希福养殖紫菜已有20多年,他说,“约是1978年,当时县水产局介绍紫菜养殖,屿头岛十多个村民前去学习,我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屿头岛的紫菜每年都是供不应求。” 后垱村旅游资源丰富,滨海沙滩、绿林环绕、海蚀奇景比比皆是。如今以森林沙滩观光花海作为主要景观,以休闲海钓、海边捡螺等作为主要活动的“休闲度假区”已经在筹划当中。 旺滨村 水草浅滩构成天然红树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旺滨村海滩,你能看到这样的绝美场景。古老的连排石头厝面朝大海,白鹭从海面上纷飞而起,水草在浅滩上摇曳翩翩,海面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海风习习,一旁的海蚀奇景时而让你惊奇不已。“这里有长在海上的水草,你在平潭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王向龙颇为自豪,“这样的海是真的美。” ▲旺滨村沙滩上长着成片的水草,风景独特 这个拥有绝美海景的小渔村,也保留着极为完整的人文民居。沿着旺滨村的村道进入这个村庄,村中盘虬卧龙的老榕树格外引人注目。只见榕树枝繁叶茂,颇有遮天蔽日之感,粗壮的树干下方还修了水泥柱作为支撑。据村民介绍,这棵榕树已经有130年的历史,为这古村落平增沧桑厚重之感。 乡间拾趣 榕树不远处,是一处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厝。古厝保存得十分完好,如今仍有人居住其间。村民林贤华告诉我们,这个古厝原先居住着家族内的100多户人家,随着时间推移,厝内的户主才逐渐迁出。 连排厝在村里也十分普遍。墨黑色石子压瓦,灰白色墙身斑驳,厝的外观有多扇门窗,内部相通。“连排厝中,一般住着一个大家庭或是一大家族,是非常特色的建筑。”林贤华表示。 旺滨村的海景与古民居令人惊奇。如今,旺滨村的民宿已经开始动工,预计将在明年开始迎接八方游客。“屿头岛的环岛路也在规划当中,届时将连接起整岛的交通。观光花海、休闲度假区、海钓中心、特色民宿等,都在筹建当中。”王向龙说,“屿头岛将建设成为平潭的‘后花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