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岛论坛现场(资料图)
2月28日,我区召开产业发展大会,力求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打造全区经济增长新引擎。会展作为重点培育产业,列入我区未来产业发展重点。在当日下发的《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关于促进会展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会展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路线图”。
“顶层设计”已定,具体落实要如何着手?就此,记者采访了会展产业策划小组,组长徐顼表示,接下来我区会展产业将结合区位、政策、环境、空间等优势,从打基础、组团队、树品牌、育链条、构体系五个方面着手,打造会展产业链条。
打基础
完善会展设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打基础,完善会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徐顼说,要吸引会展人才来岚“华山论剑”,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载体支持。
据介绍,我区将按照适度超前、科学合理、绿色环保、科技智能、配套齐全的原则,充分考虑未来平潭会展项目需求,做好国际会展中心场馆规划,并视会展项目落地情况,分期启动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
同时,将加快筹建具有展览承接功能的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作为书画展、科技展等特色展览活动的主要举办场所,构建以平潭国际会展中心为主,以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等为辅的“一大多小,各具特色”展馆布局,为各类展览落地平潭提供多样化选择。
此外,还将依托星级酒店主体,增加商业会议场所。建立评估和奖励标准,鼓励市场机构投资建设会议型酒店,同时鼓励在运营的星级酒店新建或改建会议室,增加全区会议场所数量,满足各类商业会议需求。
定目标
培育产业龙头
明确目标、打好基础之后,还要找好“带头大哥”。“每个行业都有龙头企业,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平潭要发展会展业,如果自身没有很好的运营企业,那行业谈何发展?”徐顼强调,组建团队,找个好的“带头大哥”,培育龙头企业,对于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十分重要。
《意见》明确指出,发挥会展企业在项目策划、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培育一批龙头会展企业。支持区国有企业组建会议承办或组展公司,精准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同时鼓励国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和机构通过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等形式在区内设立会展企业。引导、支持区内会展企业加入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等国际会展组织,加强与国外知名会展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由区国有企业组建展馆运营公司,负责平潭国际会展中心的运营管理。以ZF主导为原则,鼓励专业管理公司和会展企业通过参股、合资、品牌输出、经营权招投标等方式,参与会展场馆经营。
抓品牌
打造品牌会展
一个著名的品牌能救活一家企业,而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会展,实际上代表了行业的发展动态。“博鳌亚洲论坛就是成功的品牌案例,了解论坛内容的人可能不多,但是一讲到博鳌大家都知道,这其中带来的效益不言而喻。”徐顼举了个生动的例子解释品牌会展的核心竞争力。
“平潭也举办过很多成功的会议,比如共同家园论坛、企业家科学家创新论坛,但是尚未形成品牌。打造品牌展会,是会展产业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徐顼指出,未来将集全区人、财、物资源,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会展项目,推动平潭会展业实现“跳跃式”发展。
根据《意见》,未来我区将重点推进企业家和科学家的创新论坛、共同家园论坛、海岛论坛等现有优势项目的品牌建设,将项目做大做强。将积极争取外交部、国台办、国家旅游局等国家部委支持,策划举办中国平潭小岛屿国家海洋部长(领导人)圆桌会议等相关主题的高级别会展活动。精准对接国家级行业协会、非ZF组织、知名企业等机构,促成其重大会议或展览项目落地平潭。依托航运物流、旅游、风能、建筑隧道、海洋渔业、跨境电商等平潭优势产业,策划举办或引进大型展览项目。鼓励、扶持本地会展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会议或展览项目申请国际组织认证。依托对台便利交通条件,对接台湾会展企业,打造台湾各类企业年会、产品推介会等会展活动的岛外首选会展基地。
上水平
健全会展产业链
会展业对相关产业及国民经济具有强大的经济关联拉动作用。会展产业链环节众多,蕴藏丰富的利润增长点。根据《意见》,未来我区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样化举措,着力打通会展产业链。
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引进和培育策展、组展、展馆运营等会展产业链上、中游企业,紧紧围绕项目进行会展产业链整合提升,促进布展、广告、商务、礼仪、餐饮等产业链下游企业区内聚集,短期内提升全方位的服务保障能力。
依托商务营运中心和会展中心搭建会展产业集聚平台,打造会展产业集群,形成产业规模效应。鼓励区内优势会展服务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加强产业配套能力,鼓励区内中小型会展服务企业联合发展,提高服务能力和经营水平。
支持区内会展企业与展馆运营企业、会展服务企业、商会协会等开展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组建行业协会,增强企业协同能力,逐步建立以会展龙头企业为带动、中小会展企业为补充、各类会展服务企业为辅助的会展产业链。
再发力
建立配套体系
配套体系的建设是会展业顺利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建立配套体系,同样是未来会展产业着力“发功”的重点。
《意见》指出,未来将建立会展业政务服务体系,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强会展活动的协调、保障和服务工作。
建立统计监测体系,构建以会展数量、展览面积、参会人数等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以会展企业、会展服务企业和展馆为主要对象的统计调查渠道。
建立展会评估体系,设计包含展会规模、展会服务、展会价值等评估内容的指标体系框架,作为衡量展会质量高低的标准。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法律指导和服务,督促参展商就参展项目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审核,保障会展项目、展品等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降低知识产权纠纷风险,提升应对知识产权纠纷能力。
建立资质认证体系,建立酒店、展装、组展商等企业的等级认证标准,提升企业竞争力。
建立整体联合营销体系,充分利用境内外专业媒体、国家级媒体、地方主流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平潭城市形象推广和展会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