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天恩集团总裁高小勇创业路 回归平潭打造一个感恩企业

十几年来,从西藏到云南,从甘肃到福建,从陆上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从家族抱团到创立集团,高小勇和他的工程团队足足踏过了大半个中国,打隧道、开矿山,摸爬滚打里,青春年少的他变成了挂满沧桑的“大叔”。

微信图片_20170613163047_副本.jpg

    高小勇和高小勇看起来别无二致。

  但前者自信傲然,在自己的生意圈里指点江山;后者则经常出没在荒山野岭,和他的兄弟们一起,打洞挖煤。前者少年老成,在构建自己企业的远景蓝图;后者则时常在惊涛骇浪中探寻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十几年来,从西藏到云南,从甘肃到福建,从陆上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从家族抱团到创立集团,高小勇和他的工程团队足足踏过了大半个中国,打隧道、开矿山,摸爬滚打里,青春年少的他变成了挂满沧桑的“大叔”。

  高小勇喜欢这样调侃自己,即使他是个名副其实的“80后”。

  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这个年轻的“大叔”似乎又多了些与他年龄不相称的厚重与情怀,这是他人生中第三次接受正式专访。

  “我习惯了轻松的聊天,这样正儿八经地谈起过去,却让我不知道从何说起。”高小勇有些担忧。

  这个操着一口平潭带“咸”味普通话的青年,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纯粹的笑容,如今又多了许多睿智与沉重。

  从警校毕业,到创立天恩集团,他的青春岁月,创业与汗水参半,传奇与苦涩共融。


汗水遍洒的“古丝路”


  “平潭人是海盗的后代,能吃苦,也能闯,这样的一个小岛上,不出去闯一闯就饿死了。”2003年,在这个念头的驱动下,高小勇第一次离开了家乡——平潭岛。

  平潭地处我国福建省,是个四面临海的小岛,也是我国著名的“隧道之乡”,从这里走出的“隧道人”,每年都会将全国近一半以上的隧道工程量囊入己怀。

  “家道渊源”的高小勇,从小便成长在一个擅长于“打洞”的世家里。

  由于年少顽皮、好武,刚刚念完初中一年级的他,便被家人送到了邻市的一所武校学练散打。

  底子好又刻苦,高小勇很快学有所成。在一次随校参加比赛时,他被福建省警官学院的招考老师看中,正式招进了警校念书。

  2000年,高小勇从学校毕业,由于年龄还未满18岁,他被分派到平潭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做见习民警。

  3年后,本可以通过招考留在公安的他,却让人大跌眼镜地放弃了这份安稳的工作,决定和家里的舅父一起,外出打拼闯世界。

  由于世代做隧道工程,高小勇家族在平潭名声颇响。

  “当时年龄小,总想去看看外面的天地。”高小勇回忆称。

  就这样,18岁的高小勇带着一份还有些稚嫩的梦想,和平潭人特有的拼劲儿,跟随家里的长辈一起,离开了小岛,进入了广袤的大西北。

  彼时,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正值火热期,高小勇的团队先后承接了青藏铁路拉萨段、拉曲公路(二标段)、318国道巴塘段等数段隧道工程。

  雪域高原天寒缺氧,而这些工地也多位于戈壁、悬崖等险要地势,工程车到不了的地方只能工人扛着工具步行进驻。

  过于艰苦的环境,让这个18岁的少年倍尝了创业的艰难。

  “在这里修建靠近尼泊尔边境的中尼公路樟木口岸段时,为了加固边坡防护,我和兄弟们常常要徒手攀上陡峭崖壁去勘探地形。”在高小勇看来,这种最早期的防护工作也最为危险,可却是隧道与公路建设不可缺失的一环。“只有来自平潭的工程队才能胜任这种最苦却对技术要求极高的工作。”

  “我们常年住在帐篷里,经历过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也试过没电没水几个月不洗澡的尴尬。”高小勇清楚地记得,在修建西藏妥昌公路时,为了尊重当地不能吃鱼的风俗,海边长大的他几个月的时间没有碰过水产品。“不过,比起我们修建拉曲公路时连续几个月只有泡面吃,这简直不值一提。”

  就这样,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在西藏,他一呆就是4年。

  而其后两年间,内蒙、云南、甘肃,都留下了高小勇艰苦创业的足迹。

  “毫不夸张的说,平潭的隧道业是带血的产业。”高小勇感慨道,作为整个90年代平潭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产业,目前,平潭人每年承接的隧道工程量已经超过1000亿元。“而这些却是世世代代平潭人用一把榔头打天下的冒险精神换来的。”


链接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


  也正是最初在外打拼的这6年里,高小勇开始不断接触大量的新鲜观念和管理理念。

  “最开始出去,我们都是整个家族一起走,谁牵个头,一个施工队就成型了,就是小作坊的样子。”高小勇回忆道。

  而显然,这样的团队,在日趋成熟的市场竞争里,很难站稳脚跟。

  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2009年,高小勇用多年做工程攒下的钱,到香港正式注册了一家公司,并命名“天恩”,取意:“天之无恩而大恩生”。

  之所以选择把香港作为根据地,高小勇称,是因为彼时大陆各地区招商引资正值热门,侨商和港商在各地招商政策里,可获得更优厚的待遇。

  同年,高小勇回到福建福州,并建立天恩集团第一家子公司——福建天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创立后,高小勇将目光投向了甘肃河西走廊一带。

  河西走廊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其丰富厚重的丝路文化,一直令高小勇着迷不已。

  2010年,他选择将甘肃兰州作为创业的第二根据地,先后成立了甘肃天恩实业有限公司和甘肃同心实业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土地、房地产、酒店、市政建设等项目的开发,先后承接了兰州新区纬十六路东延段、纬二十六路和经二十七路等道路工程施工,以及甘肃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土地平整项目、兰州碧桂园一级土地开发等土石方工程。

  “兰州地理上辐射青海、宁夏、西宁等地,还是国家级免税区,极具经济潜力。”高小勇称,目前,天恩在兰州和甘肃天水、宁夏盐池等地包括兰州新区科教研发中心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公路工程在内的在建项目就有9个。“我的目的就是为古代丝绸之路也是西部建设(002302)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目前,天恩集团在甘肃已拥有员工四百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施工人员近2000人,以及包括隧道施工队、矿山开采队、车辆运输队在内的60多支不同工种的专业队伍。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新概念,已在陆上丝绸之路起点大展拳脚的高小勇再次看到商机,正式回归平潭,并将福建天恩总部福建天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天恩”)迁址回平潭。

  “平潭就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航线上,你知道吗?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是我们平潭人做的向导。”在高小勇看来,这两条丝绸之路虽然相隔万里,却有着割剪不断的渊源与联系。“如果能将两者结合,一定能够有所创新和拓展。”



技术支持: 平潭综合实验区新视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