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海坛海峡水下考古工作将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进行。”7日,记者从区社会事业局文体处获悉,国家文化局已批复同意2017年度海坛海峡水下考古工作计划,目前我区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经过调查,平潭海坛海峡水下遗址已考古确认的水下文化遗存有10处,采集遗物以陶瓷器为主,包括福建窑址,浙江龙泉窑、越窑,江西景德镇窑以及江苏宜兴等地窑址的产品。”区社会事业局文体处副处长、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羊泽林介绍,这些水下文化遗存的时代序列完整,从五代一直延续到近代,是福建乃至全国已知水下遗存分布最为密集、内涵丰富且文化面貌相对明确的水下遗存分布区。
羊泽林介绍,根据海坛海峡水下考古总体工作规划,水下考古队将水下遗址分为15个区域,1至3号区域已基本完成摸底考查。2017年度海坛海峡水下考古计划将对4号区域即大练岛南侧、西侧海域开展水下调查,拟调查面积3平方公里,水下探摸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
“该海域暗礁众多,海床为泥质,沉船保存相对较好,如老牛礁一号、二号沉船。”羊泽林说,此外,该海域还有一批线索有待调查确认,考古意义较大。
羊泽林说,现在我们正在准备前期工作,比如联系公安、边防、海洋、海事等相关部门,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准备考古船只、设备等。2017年度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预计11月正式启动,并延续至明年6月。
羊泽林说,目前,海坛海峡水下遗址正在申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每一次水下考古发现都是对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支撑。
链接
平潭海坛海峡水下遗址位于海坛岛西、北侧海域,保护范围东至苏澳西侧海面,东北至大练岛西侧海面、西北至屿头东侧海面、南至平潭娘宫码头西侧海面之间的海面,2013年获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