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集体为“新周期”打call 买房动机与逻辑都发生了大逆转?时间:2017-11-20 与楼市调控密集程度呈正比,人群中悲观的碎片想法越来越多。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悲观的想法背后,有多少你没有想到的原因? 比如,财政部部长在他4300字的长文中,用不到100字的篇幅对房地产税做了一句评述,这直接引发了“看空派”和媒体的集体狂欢,更有五类人群好像已经成了新税种征收过程中的“受害者”。殊不知,这个特别具有杀伤力的房地产税,至今还未通过立法。 再如,与房地产税并称为长效机制“最有力武器”的搭档政策“租售并举”一经提出,马上就有声音说租房市场的兴起将直接碾压商品房销售市场,未来商品住房将陷入无人接盘的境地。殊不知,长租公寓的兴起大幅提高了同等区位住房租金,本来还想租房度日的人们不得已也开始考虑交租金和还房贷哪个更划算。 又如,前两天合肥有两块宅地流拍了,立刻就有解读说楼市进入冰冻期,传说中的灰犀牛真的迅猛袭来。殊不知,土地流拍,也许并不是地产商不想要那块地,而是因为政府设置的规则让这块地无利可图。 尤其是房地产税等一系列政策信号的释放,让人们直接把即将到来的2018年脑补成市场低谷、遍地哀鸿,但情况真有这么差吗?只能说,别被这些信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 复苏的新周期已来 “2018年将出现经济复苏的新周期。”这是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来的。 任泽平圈内名气很大,头顶“预言帝”光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曾经预言的股市“5000点不是梦”以及“2015年,一线城市房价要翻一倍”都真真切切发生了。 在他看来,2010年之后中国经济基本上单边下滑,已经持续6年,经过这几年的衰退,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底部和起点上。 任泽平的观点也符合多数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周期七年一个小周期”的判断,上一轮周期从2003年开始到2010年上升,然后下降到2017年,因此2018年应该是个拐点。 “只要货币和财政政策不要收得太紧,复苏会自然发生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说。 根据十九大报告释放的信号,出于稳定经济形势的要求,十九大之后中央层面虽然仍会采取金融紧缩措施,但在内容上也将有限,一方面将对影子银行等加强监管,另一方面也会继续实行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农业、基建、棚改等领域给予支持。 任泽平认为,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速6.8%,已经高于6.5%的三季度目标,而明年还会超预期。 就房地产市场而言,任泽平指出,房地产出现局部的不稳定、周期性的波动也是符合预期的,但是局部并不会影响整体,待局部危机清理完也意味着新经济的开始。 “未来房地产的好与不好这个说法太粗糙,明年销售负增长很正常,但是房地产投资不会差,向上的力量在于出口,向下的力量是房地产销售和再度去库存,因此2018年经济还是平稳。”任泽平说。 |